3)134、第 134 章_[群穿宋朝]苍穹之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关的解释,以及具体的实践方法,都已经写在里面了。”云祈解释道:“如果您觉得可以的话,只需要把后面的附带文件交给礼部去办,一个月内便能呈现效果。”

  临国和宋国,都应该加速文化的流动。

  临国在文化/部的授意下,开始建立审核机制,允许民营文化产业发展,也适当放宽了艺术生的学科选择。

  早在五年前,他们就在扬州各处开展了定期的讲座活动和晚间新闻广播。

  后来伴随着电力的恢复以及生产的发展,又开始开展电影、微电影和部分科教片的展播。

  人们惊异于影墙的神奇效果,许多人可能会从早到晚都坐在那屏幕前目不转睛的看一下午,连吃饭都顾不上。

  还有许多次,半夜里有人拿着铁锹之类的东西过来,想要挖掉‘影墙’的一两块,试图把这能变幻光影的奇物偷偷带回家里去。

  如今时间轮转,竟有接近六成人已经彻底习惯了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荧幕,并且无论老幼都养成了周末去广场上看看电影的习惯。

  而女性的出行限制,如今已经彻底消弭了。

  在妇联和参政院的合力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公共岗位开始对女性开放,广陵第一学堂和第二学堂的男女比例也从刚开始的九比一发展到了如今的七比三,虽然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却也比其他地方要好太多。

  在生活越来越自由的同时,文化的交流也开始越来越频繁。

  目前临国有官方报纸和新闻台,还有十二家在文化/部注册过的不同报纸刊物——小说、科普、时事分析、散文诗歌,不仅价格便宜、发行量充足,内容也充足的可以让人津津有味的看一下午。

  云祈递交的这一份提议里,讲述了如何双管齐下的控喉舌以聚人心。

  宋国也可以开始印刷公开的官行报纸,放大夸赞朝廷做出的种种政绩,同时贬斥金临二国的不良之举。

  同样的,他们可以发动布置在临国的暗线,共同合资申请开办报社,在临国发行小报,表面上是在刊载诗词歌赋等颇有古代特色的作品,但暗中抨击挖苦临国的种种行径,进而挑拨新住民和旧城民等群众的关系。

  宋国的优势在于,真用骈四俪六写起东西来,临国那些不懂文化底蕴的审核者真的看不懂。

  如果用复杂的文体来写作,再掉书袋式的引用一些典故,那就跟用摩尔电码没什么区别了。

  这小报里抹黑讽刺的内容,必然会被那些在扬州谋求生计的识字人看出来,再暗中传播扩散。

  舆论一旦扩大,他们新闻/部的人就要想着法子澄清谣言,甚至是处理许多意料之外的事端。

  倒算个好办法。

  赵构不知道的是,相比于其他的官员和子民,他已经在局势之中被拉开越来越大的信息差。

  作为帝王,他深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