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五章 万事开头难(四)惠农区_食堂系统援助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越多了。

  素有母亲河之称的黄河,在此处还很难被冠以“黄色”的名称。在金凤城边,她还是以清澈的模样示人,而自古以来的“塞上江南”之称,也体现了惠农长久以来的农耕历史。不过,当165师的干部战士们开始分解下到各个基层单位,散开成为一个南至金凤以北,北至和硕特旗的大区域的时候,他们惊讶地发现,当地的农民们居然还在用着原始的挑水灌溉方式,种的也是旱地。

  嗯?这是怎么回事?资料上明明说是这片区域自古以来有着很密集的灌溉水利设施的啊?一脸疑惑的工作队咨询了当地的很多人,最终,在一些老年农民的指引下,他们发现了原因——水道淤塞,闸门损坏,一些较大的沟渠里还被人种上了菜,更有一些水渠已经被占用、破坏。

  当地的水利系统早就因为长期的缺乏维护,而丧失作用了!

  如果说是延州周围的农民因为军阀征收“特货”,而丧失了哪怕是堆肥这样最基础的农技,从而需要八路去禁毒外加助农教学的话,在“塞上江南”空有完善的水利设施而无法有效利用,或许也不那么令人意外了。

  大生产工作的抓手就这样很简单地找到了:修缮水利,恢复这里原本应该有的灌溉系统,让这些旱地重新变成水浇地。既然现在黄河还没有完全解冻,尽量争取完成一部分工作吧!

  一时间,惠农根据地里开始了广泛而热火朝天的运动,诸多部队被拆分成各个工作队,深入贺兰山区的各个村庄,开始了下乡工作。他们带领着当地的各族群众,开始趁着春耕前的宝贵时间,说服占用了水渠的人家,疏通淤塞的水道,并将不少早已丧失作用的闸门修缮完毕。

  在宣传队和烤馕煎饼的推动下,当地百姓对于修缮水利这件事情热情很高,八路支付粮食作为工钱的方式也很受欢迎,在旧中国,粮食不好买且价格经常波动,而对于此时的多数农民而言,拥有存粮就意味着拥有了可以直观感受到的“风险抵抗能力”。

  当然了,作为一支红色队伍,八路也顺带送一些顽固不化的家伙上天。

  毕竟愿意合作的,可以合作,不愿意合作的,可以讲讲道理,讲讲真理嘛!

  短短几个月,没有和中央当面沟通,他竟然觉得边区有点儿陌生了。徐象谦带着一串问题,赶到了平乐这个黄河渡口边上的小镇子,在这里,他终于见到了这位曾经生擒KMT旅长的肖武毅。

  “萧同志,中央这是要准备在惠农这边做什么?”

  “很多,很多。如果一定要做一下比喻的话,”肖武毅想到了中央报给他的东西,“这里将来,大约会变成咱们的乌拉尔和库兹巴斯吧。”

  作者的话:附注:周末周日依旧不更新,需要攒稿。

  不过,就当徐象谦正在亲自部署各部开展生产运动,同时调配兵力维持同南部马派军阀的对峙,保卫新成立的惠农根据地的安全之时。165师就收到了中央发来的新的命令:中央新组建的工程建设兵一部,将由工程建设兵司令肖武毅同志亲自率领,开赴你部,开展矿业区、工业区的前期建设。请予以充分的协助与支持。

  开矿?惠农要建设工业区?边区派来的工程建设兵?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