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3章 《罗斯萨迦》发售记_留里克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兰湾的渔业探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人们不再局限于在破冰后与浅层水域钓鲱鱼,而是制作极长的麻绳为鱼线,一根鱼线能捆着甚至是十个钓钩,极长的鱼线配合多鱼钩使之成为很沉重的存在,放线于回收已不是简单人力就能完成。

  几个渔民家庭干脆组成团队,就如旧时他们的祖先集体打猎一般,现在是组团捕捞鳕鱼。

  芬兰湾鳕鱼群的种群每年冬季都要在海湾的海底扫荡,它们敞开的大嘴几乎什么都吃,奈何想要大肆捕捞就不许将钓饵沉到很深海底。

  当有人发现这个秘密,当冬季集市出现冻得瓷实的肥厚大鳕,技术急速扩散。

  于是,当留里克已经下令筹备今年光明节篝火祭祀之际,那些乘坐驯鹿雪橇的一支支钓鳕鱼团队,集体奔向海湾空旷的冰面。

  他们直接冲过科特林岛,卸下设备,凿冰钻洞布置钓饵,接着就是等待。

  木绞盘拉扯两根手指粗的麻绳鱼线缓慢回收,如葡萄串一般密集的鳕鱼被拔出。它们出水便迅速冻结,很快就成了硬邦邦的“鱼砖”,这就使得在冰层搭建帐篷的渔民可以攒够的渔获再返回。

  只要有条件大家还是喜欢吃鲜鱼,进入十二月上旬,冬季的露天集市,那些运回的鲱鱼、鳕鱼纷纷被商贩堆成墙,由于渔获量很大使得价格低廉。渔民靠着量大优势薄利多销,民众也得了实惠。

  这些芬兰湾鳕是真鳕,这个时代它们距离捕捞殆尽还远得很。虽说鱼肉几乎是没脂肪的一整块蛋白质,鱼腹可有大量油脂。因为尚不存在维生素的概念,民众不知鱼油丰富的维生素a,只知道收集各种渔获的内脏可以炼油。

  甚至,鱼油是制作高能炸药的一种特殊原料,这一认知同样也不存在。

  各家各户收集腥味重的鱼油不是为了吃,而死作为电灯的燃料和润滑油罢了。

  因为人们有着更好的选择——黄油。

  以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尹尔门湖的畜牧业正快速扩张,在这完全不存在安全的鲜奶封装技术的时代,凡是饲养牛羊的斯拉夫村庄,都在尽量挤奶做黄油、酥油,有的村庄博雅尔亲自组织船队将这些高附加值农产品带到都城卖个好价钱,再将赚的钱就地购买高级的农业生产资料。

  最好的油脂是黄油,其次是从驯鹿牛羊炼制的脂肪油,再次是鲸油海豹油,最次是鱼油。

  论及吃油还的是香浓的黄油,现在又不是过去的艰苦时代,已经没有人再愿意吃骚气重的盐渍鲨鱼,大家就是要吃好喝好。

  也不止是满足口腹之欲,单纯的关起门来生孩子的娱乐太过于原始粗暴,人们需要精神上的享受。

  无聊的冬夜,无聊的孩子缠着大人听故事,大人也会聚在一起闲聊。

  那些五花八门的北欧神话就来自这千百年来的篝火闲聊,有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