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章 浮梁驰渡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及。具体情形,为免“又机智地水了一章”之讥,请各位书友自行参考前文,狮子就不再啰嗦了。

  队伍出“镇东门”之后,折而向南,如此,就必须渡过海河。

  天津地处所谓“九河下梢”,水网纵横,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南运河,在境内交汇而成海河。这个时代,天津的桥梁,都是木、石结构,跨度甚小,只能用于支流或者沟渠。诸河的干流,河面宽阔,愈接近海口愈甚,以中国目前的工程技术,是没有能力在河上架桥的。而天津不是小地方,百业兴旺,市面繁荣,漕运、盐业,尤其发达,一河两岸,人、车来往频繁,单靠摆渡,难敷使用。

  太后东巡銮驾,一千几百人的庞大队伍,如果单靠舟楫,更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全部渡过河去。

  不过,这个问题,当然事先已有妥当的预案。

  这就是浮桥。

  本朝康熙年间,天津就出现了浮桥。这种浮桥,以铁索连缀木船,上搭木板。若河上有船经过,则解开铁索,“开桥”过船;船只驶过后,则系回铁索,“闭桥”使人车通行。天津建有多座浮桥,“浮梁驰渡”,还被捧为“天津八景”。

  轩军驻扎天津之后,尤其重视浮桥。轩军的驻地都在海河以南,交通南北,非常重要。海河出天津城、至大沽口这一段,工兵团在河上搭了两座军用浮桥,为轩军专用,并派专人守卫维护。平时保持“开桥”状态,不影响船只通行;若有军事行动,部队需要渡河,可以立时“闭桥”。

  这两座浮桥,设计和工艺,都经过了工兵团的改进。两端加上了活动引桥,桥面更宽,更加稳定,“开桥”、“闭桥”也更加迅速灵活,通过能力更是远远超过了天津的民用浮桥,可通行轩军全部种类的辎重、车辆、武器,包括重炮。

  太后东巡銮驾,就用两条浮桥中西边的那条过河。

  这次渡河,对于慈禧来说,是一次非常新奇的体验。淼淼水面,变戏法似的长出一条“路”来,马车行使在上面,如履平地。如果闭上眼睛,颇难想象正在“水上”行使。

  唔,这个“太后阅兵”,看来真的会很有意思。

  渡河之后,已是申正时分;到达“宿站”,已近酉初。

  这个地方有个很动听的名字,叫做“桃源沽村”。此地最早的名字叫“王家滩”,后来王氏族人有经营盐业者,发了大财,还捐了官,嫌“王家滩”的名字不雅训,改成了“桃园沽村”;再到后来,文曲星动,族中有人中举,又把“桃园沽”改成了“桃源沽”。

  圣母皇太后跸宿之所是一家大盐商的宅子,轩敞华奢,几不输北京的王公府邸,把前两天晚上驻跸的两处“行宫”都比下去了。

  有人看在眼里,心中不免暗暗嘀咕:“盐狗子”可真是有钱!

  不过,今天晚上,关贝勒没有过来“扰驾”。明天中午便会到达目的地,关贝勒要连夜赶去,检查相关事宜,确保一切妥当。

  圣母皇太后暗暗松了口气:今儿晚上可算能缓一缓劲儿了!

  传过晚膳,掌上灯来,华光满堂。

  偌大的宅子,寂静无声。

  佳人独坐,只觉得空闺寥落,爽然若失。

  昨天、前天,都是黑甜一觉到天亮;今天晚上,圣母皇太后却失眠了。

  *r1152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