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艺州口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营,将军大人坐镇大阪,运筹帷幄,指挥诸路机宜。

  幸好,这一路提前了很多时间出发,虽然有此波折,倒不影响和中国人的约定,按时向长州藩发动进攻。

  但艺州藩不阴不阳的态度,却不能不对征长的成败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

  从一开始,艺州藩就对幕府征长非常抵触,不但不肯派兵参战,还派人在江户和京都进行游说,希望朝廷和幕府取消征长的决定。艺州藩并不亲长,如此作为,除了财政压力和不愿意在自己的领地内燃起战火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艺州藩和长州藩特别的渊源。

  艺州藩领地的主要部分是安艺国,而关原合战之前,安艺国还是毛利家的领地。关原合战中,毛利辉元没看清形势,不小心做了西军名义上的统帅。东军大败西军之后,虽然毛利辉元本人并未参战,但依然免不了胜利者对失败者严厉的处分。德川家康将毛利氏的领地一分为二,只给毛利辉元留下了周防国和长门国,而把安艺国封给了东军大将福岛正则。

  后来,福岛正则犯了严重的错误,被没收领地,安艺国封给了浅野幸长,直至幕末。

  因此,艺州藩的武士阶层,掌握藩政的高级武士――“上士”,是浅野家的家臣,是外来户;低级武士――“下士”、“乡士”,则是毛利家的旧部,是本地土著。在艺州藩,“上士”和“下士”之间,阶级界限极其分明。“下士”觉得“上士”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上士”则总怀疑“下士”随时要造反的样子。几百年下来,双方积怨极深。

  艺州藩如果参与征长,不但不能指望“下士”对老主公开火,还得防着他们在后面捣乱,甚至和长州藩里应外合,颠覆浅野家的统治。

  因此幕府征长,艺州藩不仅不出兵,连军粮、夫役也不肯供应,摆出一副百分百“严守中立”的架势。

  艺州藩这个地主什么忙也不肯帮,大大地增加了幕府军队的后勤成本。特别是周防大岛战役失败后,海上的粮道不绝如缕,而陆路运力有限,军粮如果不能在当地解决一部分,士兵就很可能要饿肚子。

  德川茂承和艺州藩主浅野长训反复商量不得要领,无名火起,下令“征集军需”。这下子惹翻了艺州人,双方差点大打出手。最后,德川茂承不得不收回成命,总不成把“征长”变成“征艺”?

  可士兵们吃了上顿没下顿,能有什么样的士气和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

  不久,将军病倒的消息终究还是泄露了出去,一时间更加人心浮动,参战的佐幕各藩尤其惶惶。德川茂承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威、德皆不足以服众,他统率的艺州口征长大军,混乱困顿,竟是战端未开,败相已露。

  这个时候,唯一能够收拾局面的,只有德川庆喜。可是,德川庆喜出任“禁里守卫总督”――其实就是在京都盯着天皇、公卿和尊王派,以防征长期间,后院失火――也不知道走不走得开?

  而且,庆喜大人如果赶来大阪甚至前线,就说明将军大人病势沉重,甚至有不测之虞了。对此,天下人包括佐幕各藩会有什么反应,可是不好说啊!

  大阪的幕府高官们正在抓耳挠腮,艺州口方向,开打了。

  (今天两更,傍晚还有一更)

  *(百度搜)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