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二二章 有清以来之未有,有宋以来之未有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的庇护,尼亚孜非被他的老乡撕碎了不可。

  热娜古丽则表示,新疆是她的“伤心地”,“不忍长居”。

  于是,经请旨,新疆方面,将这两位一块儿送往北京,请朝廷发落。

  这桩差使办妥了,陶茂林便再次作为展东禄的代表,赴杭州参加宋岳鄂武穆王的祭典——新疆太远了,宋岳鄂武穆王的祭典的日期的确定,是比较迟的事儿了,新疆再派人过来,已经赶不及了,陶茂林既在北京,就顺理成章的做了新疆的代表。

  是次祭典,行省之外,蒙古、西藏也奉旨派代表参加——这更是不折不扣的“有宋以来”了。

  譬如,西藏的代表,是陪同十二世达赖喇嘛在北京“就学”的德柱活佛——他是十二世达赖喇嘛的经师,前西藏的“摄政”。

  *

  抵埠天津,一下船,赵烈文就直奔三口通商衙门。

  前文有过交代,曾国藩这个直隶总督,兼领三口通商事,而三口通商衙门设在天津,因此,一年之内,曾国藩呆在保定,大约七、八个月;呆在天津,大约四、五个月——两头儿跑。

  曾中堂呆在天津的时候,三口通商衙门就兼直隶总督行辕了。

  目下,冬去春来,正是一年中三口商事由少转多的时候。

  不过,往年曾国藩移节天津,都在春夏之交,今年是特别的早一些了。

  之所以这么早,是曾中堂领了辅政王的钧命:确保中法战争期间,直隶不会发生“排洋”的事情。

  直隶洋人的聚集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京师,一个是天津,京师不劳曾中堂费心,他要管好的,是天津。

  辅政王明确交代,“两国交兵,不罪来使,况乎商民?法兰西在华商民,只要遵纪守法,中法开战期间,一体保护!”

  又特别嘱咐,“要防备有人借机生事,由法而洋,兴风作浪——或者兴起教案,或者拿什么‘扶清灭洋’之类的说头蛊惑人心,若真有这样的人,涤翁,你给我往死里削他!”

  当然,辅政王原话不是这么说的,不过,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啦。

  对辅政王的严加戒备,曾国藩略不以为然,如今不像前些年了,风气已开,“仇洋”的事情,已经少了许多,在这上头,不像是有人能够兴风作浪的样子——

  “扶清灭洋”?那是什么鬼?辅政王的脑洞,会不会开的大了点儿?

  不过,小心总是没过逾的,王爷既然有命,自然禀遵不误。

  赵烈文见到曾国藩的时候,他正带着老花镜,埋首纹枰之中,一只手捻着稀疏的花白胡子,一只手掂着一粒黑子,攒眉凝目,踌躇不定。

  棋盘的旁边,摆着一卷棋谱。

  哦,正在“打谱”呢。

  赵烈文立即抱怨,“爵相!菲尔普斯医生说过,黑白子这件物事,其实最耗目力!你的眼疾,也不过堪堪有些好转,怎么就又自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