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5章 复国只是庶族的幌子(求打赏月票推荐票!)_大秦:开局向祖龙索要太子之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这流民的数量也听起来感到可怕,不管是巧立名目还是怎么样,后期有上‘一’的流民,加起来比如今秦朝天下总人口数还要多几十倍。

  所以扶苏并不会因为听说了赵地邯郸有几百几千个流民就惊慌失措。

  历史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虽然大多数后来者从来没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天下没有完美的事,人活着就是要学着接受现实,世界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

  始皇帝不就是因为不肯接受现实,认为世界是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最后玩脱了吗。历史上的秦二世也是如此,位置太高一不小心就玩脱了。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往往最容易在权力的顶峰迷失。

  如果不是因为有两千年的历史教训在胸中,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很容易迷失方向。

  今日赵完的到来,反而给扶苏敲响了一个警钟。

  如果臣下说什么,建议什么,皇帝就完全相信他去做什么,久而久之,皇帝的精力都被臣子牵扯走了,反而让臣子得了空子。

  扶苏认为,自己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太操劳了,这些大臣们也是时候该忙起来了。

  这一点,正是扶苏日前看吕氏春秋之中一段有所感悟。

  皇帝作为中央处理器,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如果有人刻意小事化大,那不是浪费帝国的资源吗。

  “朕以为,治理天下,如果盲目追求完美,反而不智。如今朕因为听说某地有流民,接着就认定天下各处都有这样的问题,这实在是自乱阵脚啊!”

  言下之意,这件事从宏观格局看来,实在是帝国之中的一件小事,皇帝自己不想听风就是雨把这件事放大处理。不仅如此,《氏族志》的编纂,早就在年初前就交代了下去,第一批名单都已经报上来了,赵完自己这个时候再追着皇帝重复这个问题,不正是说明他没有政治头脑,不知道皇帝的意思,连这个基本问题都没有做好。

  赵完发现皇帝远比他想象的更为精明,本以为二世早已经被仁政的理想冲昏了头脑,可是没想都他还是这么清醒,赵完忙解释道:

  “陛下,方才都时臣言过了。”

  “满朝文武都知道陛下想要给那些庶族士人、地主晋升通道,好让他们拥护帝国,我自然也知悉陛下心意,所以从来不敢怠慢。在邯郸郡中,一旦有人想要为帝国秦吏,臣都是亲自去见见这人,当面鼓励其为陛下效力。还请陛下明鉴。”

  “皇帝陛下,臣跋山涉水来找陛下,绝对不是因为臣妄自尊大,恶意揣测如今帝国的情况,臣是来向陛下献策的。”

  二世扬起眉看着他,神情冷淡,只道:

  “跋山涉水来献策?既然是献策,何不早言?”

  赵完后背又宽又肥,到了这个时候,早已经汗流浃背。

  看着皇帝的眼神,赵完不禁打了个哆嗦,胡子都颤动起来,老郡守作揖恭恭敬敬道:

  “陛下,流民之事可以算作小事,可是庶族地主和士人一旦联合起来,那到时候,这些流民可就成了帝国的大患。”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