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 君父此举因小失大(求打赏月票推荐票!)_大秦:开局向祖龙索要太子之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儒家和法家的分歧,其实是还在论儒法两家的思想本质。

  法家其实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而儒家背后,自然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分封制。

  扶苏垂首。

  “臣唐突了,臣并未有什么高见。臣只是为秦国的江山社稷考虑。臣以为,君父若是将精力放在帮助诸郡守处理政务上,反而对诸郡守的不加以把控,长此以往,试问,秦之郡县制,与周之分封制,有何迥异之处。”

  “秦之郡守,周之诸侯,皆可因地理之便,自立为王。倒是君父为之奈何?”

  嬴政听了,自然懵了。

  秦之郡县制,和周之分封制,因为交通没有改变,那么郡县制,将有可能变成分封制。

  这个道理,扶苏以前和嬴政论述过。

  嬴政自然没有忘记过这套理论。

  扶苏看着嬴政木然的表情,心里那叫一个爽。

  这就是扶苏自以为,他胜过所有人的地方。

  他是从两千年后来的,脑子里装的不仅仅是两千年的历史,还有无数的政治精华。

  而嬴政,李斯这些人,面对一个空前版图的帝国。

  他们是兴奋的,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是迷茫无知的。

  甚至于,他们贸然的将秦国的郡县制,套在了天下。

  李斯将周朝制度搬了过来,看着在史书上大有作为,其实换做旁人,也可以为之。

  而嬴政,他自己也弄迷信思想那一套。

  说什么,秦属水德,而周为火德。

  秦始皇根据五行阴阳之术,宣扬此理,告诉天下人,秦是承接了周的使命。

  这个五行阴阳说到底有没有用,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嬴政端坐在王座上,此刻,他很自然的对派出去的那些将领和郡守腾起担忧和忌惮。

  照扶苏的意思,朕确实是因小失大。

  天下万事,皆由郡守呈于朕眼前,朕一人决之。

  但,朕只是将这些郡守,当做臣子,并未对他们多加注意。

  嬴政眉头皱的几乎要断裂。

  但是很快,嬴政他又自行松了眉头。

  “郡守,不过庶民之出身,无世家贵族之血缘,卑贱之出生,天下何人敢安附?”

  嬴政贵族思想,还真是……

  扶苏的脸自然一冷。

  “那难道贵族就是天生的吗?”

  嬴政闻言,心中一振。

  此子为吾秦嬴宗室异类,更为天下诸贵族之异类。

  扶苏急忙又道。

  “臣溯夏、周之史,吾秦嬴一族溯源周朝,得天子之便为诸侯,后才成为西陲大国。”

  “得天子之便?”

  他们秦赢宗室的历史,确实如扶苏所说。

  虽然以前的历史并不是光彩,但是嬴政没有道理反驳。

  而扶苏的那句,难道贵族就是天生的吗,又在嬴政心中腾起。

  一番思索下来,嬴政他自己也想明白了。

  或许,真的会如扶苏所说,居于边地之郡守,有一日,会趁地势之便,自立为王。

  如此一来,朕日后倒是要对那些郡守加以提防了。

  “汝之意,朕明白了。”

  扶苏听了这话,也很惊讶。

  今日的嬴政,显得好豁达啊。

  而且他好像是刻意虚心纳谏的。

  这样的虚心,都让扶苏有些不适应了。

  嬴政暂搁心中对扶苏的不满,他被眼前的扶苏着实吃了不少惊。

  他是如何想到这些的。

  这样的大局,就连王绾都不一定意识到。

  是他身边的那个萧何?

  嬴政单手托着头,浓密的端冉布满下巴,狭长的双眼中,闪着对扶苏喜爱还有好奇。

  “朕朝中,士、大夫、卿无数,可是从无人做此想,为朕计谋这些。”

  “臣为陛下之子,自当为君父分忧。臣其实一直以为,王相于边地封君之策,实为秦千秋一统大业。”

  嬴政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不耐之色。

  (我回来了。接下来没有大事,会努力把书写到完本的。假期别的事情都不做了。)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